第276章 十二机部和国科院_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
书荒网 > 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> 第276章 十二机部和国科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6章 十二机部和国科院

  从4个9到5个9,看起来只是数字加了一,但是实际上杂质浓度却是10倍的差别,一个数量级了。

  就这,都还没算工艺成熟度的问题。

  他的反应,和十七机部如出一辙,要不怎么说两个人互称“老家伙”呢,一样啊。

  “去,把部总工请过来,对了,通知1274厂的厂长和总工,马上到部里来!”

  然后把收到的材料递给秘书:“让办公室的人,马上把这個东西复制四份,一会要用,原件留档。”

  好在这些人都在京城里,很快就赶到了部里,时间正好和复制材料花掉的时间差不多。

  人都到齐之后,秘书把1274厂的厂长和总工都请到了十二机部领导的办公室,部总工已经在这里了。

  这个时候,办公室的人也把复制好的材料送了过来,交到了领导手上。

  领导接过材料,给三个人一人扔了一份,言语中带着一种小孩儿分糖果的神秘与欣快:“看看吧,好东西。”

  十二机部总工一边翻开材料,一边笑道:“领导,你刚才神神秘秘的不肯告诉我是什么事儿,我倒要好好看看,到底什么事情能让你高兴成这个样子。”

  其余两个人也笑着翻开了手中的材料。

  这一看,三个人都笑不出来了。

  不是因为看见了不愿发生的事情,而是不敢相信手上的材料。

  脑子:这是真的,十七机部不可能拿这个开玩笑。

  嘴:我不信!

  十二机部总工先开口了:“领导,这是真的?”

  领导笑道:“第三轧钢厂那边不可能拿这个开玩笑的,这可是正式文件。对于高振东同志,你们也是知道的,说到做到,不放空炮的那种。”

  后面这半句话,是对1274厂的人说的。

  别说1274厂了,就连十二机部总工,同样对高振东久闻大名,别的不说,就一个DJS-59就够了。

  十二机部对高振东的感觉,就很难绷,DJS-59、C语言、调制解调器这每一项,都是十二机部范围内的重大成果,偏偏他自己,却不是十二机部的人。

  这就让十二机部每每说起信息技术属于是他们的专业范畴的时候,都感觉有那么一点非常微妙,底气不足啊。

  现在一看他又搞出了一个十二机部急需的材料,顿时那种“大学管分配的都是干什么吃的”的感觉又浮上心头。

  还好,这次是搞的材料,本来就是十七机部的本业,这让他们心情稍微好过了一点。

  1274厂的厂长和总工看见硅单晶几个字,就已经忘记了一切。

  他们技改的三极管产线,产能爬坡已经到了瓶颈,爬不动了,这倒和他们厂里偷懒或者设备数量什么的没有啥关系,而是没原料了。

  眼看着当时改造生产线,夸下了口,甚至还把人家1218厂的硅车间都给并过来了,结果就这?

  可是这个原料来源吧,就是这么硬,有就有,没有就没有,这都不是发动群众、勒紧腰带什么的能够解决的,群众能给你沙子,但是没法给你硅单晶。

  甚至他们需要的都不是5个9这么好的,但是就连这降低了的要求,却一样达不到。

  更别说已经展开预研的集成电路这些了,就现在有的硅原料,没戏,有害杂质比掺杂浓度还高了,分布和成分还没个准谱,那还搞个屁啊。

  在年初的会议上,他们也听高振东说了,正在研究高纯硅单晶的直拉,不过大家都知道,材料这种东西,可不是那么容易的,特别是这种精益求精,在已有成果上要更进一步的。

  因为已有成果其实就已经代表了一种极致,是现有条件的极限能力,想再进一步,不拿点儿新东西出来,谈何容易。

  可是新东西,哪儿是那么容易的。

  这与高振东在现有技术条件下,利用现有的三极管研制DJS-59有所不同,这是新的东西。

  然后这还没几个月呢,高主任那边就报过来,硅单晶拉成了?

  1274厂的总工还没看完,只看了硅单晶的部分,在他脑中,就只有一个问题:“那根硅单晶在哪儿?我们要。”

  这根硅单晶也解决不了他们现在的原料断绝问题,但这却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,他的目的就一个,我要检验!

  十二机部领导能猜到他的想法,笑道:“你别急,东西已经送到了,跑不了,你再往后看看,也许后面有你更想看到的东西。”

  几个人疑惑着往后翻,就这还不够?还有好消息?

  然后,他们就真的看到了好消息。

  这个硅单晶,是用标准设备、成熟工艺,按照量产的方式,量产出来的!

  甚至第三轧钢厂那边,一次性拉制了三根,分别送到了不同的地方,三根的纯度,都达到了5个9以上!

  这下检验与否,都不重要了,这至少说明一个事情:这个事情,是真的,如果说第三轧钢厂有胆子拿十二机部开涮的话,那这三个部门一起,就完全杜绝这个可能性了。

  他们现在的想法变成了:我要这个炉子!

  建国不过十年,这个时候的机工部划分,也不一定完全科学,比如这次,材料虽然是十七机部的地盘,可是要说硅单晶的使用,毫无疑问是十二机部的范围。

  不过他们已经顾不上这个了,这个炉子是好东西啊,通用!

  “领导,能不能尽快和十七机部那边沟通一下,把这个通用单晶炉的生产推上日程,我们现在太需要这个了,我不要他们炉子的技术,至少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炉子就行。”

  十二机部的总工也道:“对,这很有必要,我看了炉子的材料,这个炉子甚至能在拉制硅单晶的过程中,就直接进行所需的掺杂,直接生产集成电路基底,这对1274这类厂来说,太需要了。”

  他甚至都能想到这个东西能生产的一系列产品了,集成电路、传感器、功率电子元件、传统电子元件

  十二机部笑道:“伱们放心,十七机部和第三轧钢厂那边既然把这个东西先给我们送过来,那说明他们是知道你们对于这套技术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的,这方面他们肯定是会配合的。现在你们还是把样品拿去,按照你们的需求对样品进行测试,看看是否符合你们的要求。”

  总工笑道:“领导说得有道理,他们既然有成熟的单晶炉技术,那就能够针对我们的需求,进行一定的工艺改进,现在我们先从我们自身出发,把对硅单晶成品的需求把握准了,总不能人家把条件都创造好了,我们自己却提不出需求来。”

  领导却转过头,对1274厂的厂长道:“你们要做的事情,还不止这一点。”

  1274厂厂长一脸的茫然:“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个事情重要?”

  领导点了点他:“你啊,给你机会你都抓不住啊,你忘记了?上次会议上,高主任说什么来着?”

  1274厂的厂长和总工对视一眼,突然反应过来:“啊,对对对,还是领导记性好,高主任说单晶炉搞完了,带我们搞集成电路工艺的!”

  十二机部总工听见这个话,都懵掉了:“这话是他说的?集成电路生产工艺他也懂?”

  1274厂的厂长摇摇头道:“不知道,可是看看这个东西,我倒倾向于相信他的话。”

  十二机部领导笑道:“振东同志一向不放空炮,这一点上,他是有信誉的。我的建议是你们也尽快做好集成电路工艺的相关准备,先搜集好资料,确定好需求,制定好前期规划,总不能这些东西也让人家来临时做调研,那可就真把我们部的脸都丢尽了。”

  几个人一边商量,一边去看第三轧钢厂送来的单晶硅棒,这是一切的源头。

  而与十七机部、十二机部不同。

  十七机部与十二机部要考虑的事情很多,而国科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。

  他们只需要鉴定,这个东西是不是与一道送过来的报告一致就可以。

  当接到硅单晶样品与报告时,国科院的人是茫然的。

  什么时候有这个重大专项或是科研计划了?就算有相关的项目,但是也和十七机部第三轧钢厂这个单位没什么关系啊。

  不过国科院的人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,就算是,他们也记得很清楚,激光啊,前不久他们亲自验证的那个实实在在的“世界第一”,就是诞生在这个厂里。

  所以虽然对绝大部分普通的一线生产厂都并不清楚,但是对于这个厂,却是如雷贯耳了。

  有了激光这个在现在算得上是超级成果的东西作保,国科院也对三轧厂送来的东西保持了足够的重视。

  这可不容易,在没有对应的科研立项的前提下,如果什么厂送来的自研项目他们都要一一验证的话,他们也别干别的了。

  就好像搞数学的研究院,不会去理会守在研究院门口送“哥德巴赫猜想”论文的民科;搞物理的研究院,不会去验证无数“永动机”发明人,没那个资源可以浪费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w5.cc。书荒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w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